国际理解教育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体系构建

生活 2023-12-29作者:李玲娟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满足国家战略的需要,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新方向。大学英语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在目的、内容和要求三方面一脉相承,这表现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通过外语教育,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在加强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了解异域文化,辨析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文化,加深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更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多元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大学外语教育已经不是单一的学科教育,而是呈现出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大学外语教育是青年一代了解世界前沿科学的钥匙。在国际理解教育的视角下,我国大学外语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何利用外语这门工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年轻一代的中国力量。因此,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相结合,或可为大学英语教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让大学生用跨文化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外语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

国际理解教育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展开的相关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

国际理解教育的产生主要源自两方面的社会背景:其一,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高科技革命席卷全球,同时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国际间信息交流瞬间即成,这要求各国人民必须具备不断吸收国际最新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国际间合作和国际竞争的能力。其二,随着新技术发展和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多,国际间竞争和合作的不断增强,以教育为手段培养能与他国文化自如沟通的国际化人才迫在眉睫,这些人不仅要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国际交流能力,还要对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将承担起国际化时代下新的历史使命。

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国际理解知识,二是国际理解技能,三是国际理解态度,四是国际理解视野。四个方面相互结合和交融,最终实现在国际环境中“学会生存”这一终极目标。在这四个方面里知识和技能是前提,国际理解的态度就是在此基础上培养而成的。要想培养国际理解视野和国际理解态度最首要的条件就是解决和他国人的沟通和交往的语言问题。如果不掌握外语,就没有应用外语的能力,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国际理解和国际交往。

构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体系的意义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体系建设是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最终获得国际理解知识,掌握国际理解技能,具备国际理解态度,培养国际理解视野。同时,增进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传播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沟通,从总体上推动国际交流中中西文化的平等平衡互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体系建设的内在目标与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完全融合,在大学英语中加强文化教学体系建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具备学习西方文化和传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并维护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生态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最真实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学习语言归根到底就是要学习该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体系的建设正是突出了文化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语言中感受文化,从文化中学习语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际理解和国际传播的能力。因此,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体系建设不仅是时代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需要,更是维护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生态体系中长期平衡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应掌握好英语语言这门工具,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以便与国际交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还要注意汲取中国本土文化中的精粹,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扎根于本土文化的人不可能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与国际理解教育的背离

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忽视跨文化教育。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普遍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掌握。虽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中分别都将文化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强调在教学中“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因为跨文化教育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且教育内容又太庞杂,且不易操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也只是流于形式。

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尚无纲可循。虽然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要求被列入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之中,如传授国外文化知识、培养国际交往的情感态度、形成跨文化交往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目标内容上,课程大纲还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而这恰恰是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最为重要的内容。相对于目前的《教学要求》中已有的语言三要素教学的完整体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还没有形成体系,文化教育还无纲可循,对教什么比较模糊,当然也就很难操作。因此,有学者认为,过去的教学没有明确的文化学习指标,因而有必要在现行《大纲》中增补文化因素细目表,作为教学和测试的依据,以便真正对接“提高文化素养”这一教学目标。

国际理解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尚未有效整合。在我国目前的大学外语教育中,国际理解教育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简单的附加方法,也就是在英语教育中添加补充一些国外民族文化的知识内容,对于如何才能达到国际理解的教育目标,如何明确所实施的一切正在走向而不是偏离国际理解的教育目标,尚未有深入的探究。同时,从事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师还没有作好相应的准备,他们大多只能帮助学生获得国外文化的知识,却不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态度和行动的能力。因此,在国际理解教育视域下探寻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体系的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革新教学理念,强化国际理解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

大学英语课程大纲虽然提出了对国际化知识的教学要求,如传授外国文化知识、培养国际交往的态度、形成跨文化的交往能力等等,但只是提出了大致方向,没有明确提出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因此,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国际理解的领域还没有一个清晰可依的规范。在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沿袭陈旧的授课方式,忽视对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忽视将国际理解概念融人教学。有些老师认为跨文化的内容杂乱、难以操作、浪费时间,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这些缺乏国际理解概念的老师当然难以培养出具备国际理解能力的学生,所以首先迫在眉睫的就是革新高校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观。因此,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同时从策略上细化外语学科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目标,把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训练和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结合起来,使国际理解的概念充分融合到语言教学中去,使之形成良性互动。大学英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跨文化教育内容不仅不会浪费课堂时间,反而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死板僵硬的语言知识,给学生提供鲜活的语言情景,从而增进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能效。

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文化因素的导入和渗透

大学英语教材应以加强跨文化教育为特点,体现出语言内容和文化内容相辅相成、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配比均衡的双文化模式,使学生在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课程设置上应增加视听说课的课程学时,使学生能直观生动地感知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慕课等信息化学习资源,为学生增开社会与文化、语言与文化、言语交际学、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导读)等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内容以交际文化为主,知识文化为辅。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感知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提高文化素养。同时,要改变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重西方文化,轻本土文化的不平等格局,注重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促进文化融合,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双向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应该注重英语文化、本土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兼容并举,引导学生领会世界不同文化的精髓,最终实现用英语得体地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沟通。

改进教学方法,切实融入国际理解教育

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体系构建,对现行的外语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应满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况,固步自封,而是要与时俱进,将国际理解理念融合于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补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以便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为支撑,综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一体化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基于国际理解的文化教学活动,不仅教授传统的通用性知识与技能,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和国际交往能力。通过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立体式“翻转课堂”文化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设文化浸润环境,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兴趣。教师可根据文化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向学生呈现一些开放性较高、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由学生组成小组在课下进行合作式学习,通过查阅、思索、讨论形成答案,解决问题。而后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发言、文化讨论、对比教学、角色扮演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文化因素导入。最后,在考试和评价体系中增加文化内容的考量和比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英语媒体和网络上收集鲜活的国际信息,定期举行世界发展动态的学习报告会,形成全员参与、经验共享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形成至为重要。这类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恰当的分工与合作,使每位大学生有充分的参与机会,既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求知欲,又能弥补大学英语教材相对滞后的不足。

提升教师素养,增进国际理解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着宏伟的任务,而教育是否成功,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具备相关的国际理解素养,才能承担起相应的“立德树人”使命。作为变革的因素,教师在促进学生国际知识理解和文化兼容方面的作用在21世纪将具有决定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狭隘的民族主义应让位于普遍主义,种族和文化偏见应让位于宽容、理解和多元化,集权制应由民主的各种表现形式所取代,这一变革的迫切需要赋予教师以巨大的职责,他们要为培养新一代人的性格和精神做出贡献”。因此,构建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体系对教师的文化意识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广阔的国际化视野,深厚的国际化知识储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改变传统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对深层文化差异缺乏敏感性和鉴别性的局面。另一方面,学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有计划地组织相关培训,考察研修、讲座研讨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系统性培训,提升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处于文化教学严重不足的生态失衡背景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体系建设无疑为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文化教学体系建设,可以使学生从语言中感受文化,从文化中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既汲取外国优秀文化的精华又注重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让他们既有爱国热情又兼具国际视野,尽快成长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的国际化人才,这对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作用。(四川传媒学院 邓文静)

标签: